English

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

2000-11-17 来源:光明日报 唐丰义 我有话说

科技进步,历来是人类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。无论是机械化、电子化,都曾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。今天,我们即将面临以新知识、新技术为支点的新经济时代,这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崭新的变化。不过,这个新经济时代,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科技进步相比,有它全然不同的特点:第一,更新速度非常之快。它不是以一个世纪或几十年的时间周期论,甚至不是以年的更新速度来论,而是真正达到了“日新月异”的程度。第二,正因更新速度极快,也就没有过去在机械、电子时代那种让落后者、跟进者慢慢赶上来的时间。即使原来的领先者,如缺少不断创新,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沦为落伍者。第三,新经济时代最大的新异之处,不仅在于周期和跟进进程大不相同,更在于它已把知识和创新直接作为经营对象和管理对象,从而使知识和创新的活性载体——人及人才——成为企业、经济和社会的真正“主宰”。因此,这就要求我们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,把发展、创新落实到实处。在这方面,我认为,至少有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。

大力改革科技和企业管理体制

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实际上也是推动、实现科技进步的基础。讲科技进步,当然主要靠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。尽管从“国内劳动力市场上”合格的工程师和信息技术人才这两项指标来看,我们的位次比较靠后,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基础力量就多么弱。应该说,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已有的科技力量如何真正发挥作用。

一般说来,从科学到技术再到应用转化为现实物质财富,其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发挥其基础作用;企业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,是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载体。生产实践归根结底是科技进步的动因。任何科技成果如果最终与物质世界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关,那是没有意义的;反之,任何科技成果的物质变换都与最终需求有关;在科技成果转化中,企业的动力如何是个关键性因素(包括科技单位自创企业)。再者,再好的科技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和财富,而这种转化,主要靠经营力的开发。比尔·盖茨的发迹,不是仅仅因为他拥有IT技术,而在于他把这种IT技术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软件产品,即在于他个人和企业的经营力开发。无论一个国家、一个企业,乃至一个人,经营力开发程度,是能否获得业绩和发展实力的杠杆。所以,从大体制上看,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在于它能否运用最新科技成果;科技单位、人员的活力和动力在于他的成果能否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,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推动力。企业活了,基础作用好了,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才有了着落。

大力强化和膨化企业创新的动力

要实现科技进步和各方面的创新,不仅需要有强烈的愿望、有实际能力,更重要的要有持久的动力。目前,很多国有企业之所以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不足,原因很多,比如缺乏信息、缺乏人才和技术储备,缺乏研发机制和长远视点等,但最重要的是两条:缺财力、无动力。据洛桑《报告》,我国整体的研发经费在GDP总额中比例极低,1999年只有0.7%,而发达国家是2%—3%,印度和巴西也有0.9%—1%。另外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45%左右,其他国家大约占40%—80%。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动力几乎阙如,因为维持尚难,何谈研发?!

企业不重视研发,最终根源还在于缺乏动力,既无产权动力(资本动力、激励动力),也少事业动力。有的改制企业或民营企业,虽则有了产权动力,但这种动力也仅限于主要经营者,并未转化为骨干成员乃至全体成员的巨大动力。主要原因在于尚未把创新作为管理目标和对象,也未把分配、激励机制同企业和员工的创新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即使有对创新的奖掖,也只限于得奖、专利项目,或者只限于硬件,而没有借此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。不把创新动力极大地膨化,要想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刺激员工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性潜力,是不可能的。

理顺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和裂变效应

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,需要机制。对于大的实现机制而言,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环节:一是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如何顺畅地进入企业;一是企业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、创造高效产品。目前,就科研机构如何紧密地同企业结合来看,存在着两大倾向,尚待扭转:一个是断裂倾向(即“两张皮”)。科研机构基本处于封闭状态,而且由于种种原因,宁肯自行创收、自行应用,大大影响了创新成果的应用速度和推广规模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我国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制比例仅占12.4%,而“委托研制”则更低,只有3.9%。这种水平,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。另一个是短期行为倾向。虽然我国科研机构已有75%的力量投入经济主要领域,但是,由于急于自办企业,分散精力,大大影响了科技研发的专业化水平、开发效率以及研发后劲。盲目提倡自办企业的风气,甚至已蔓延到高校,对科技教育、人才成长和国家的长期性人才储备,将产生不易察觉却又是极为严重的负面后果。就企业自身的实现机制而言,企业经营人员的行政任命、频繁变动、动力与激励的缺失以及企业人才的流失等,都同科技创新成果实现所要求的艰苦性、坚韧性和长期性相悖,又加上财力不足,宏观支持力度较小,就使得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缺乏。

此外,科技创新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、由积累到发散的客观过程。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点点滴滴的创新,而是到一定阶段的革命性变化。尽管创新不是一味要求“前所未有”,而是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又与本国实际结合的适用技术,但也要求急起直追,迎头赶上,而不能永远跟进,不求前沿。这两种情形,都要求把创新的“裂变效应”放在视界之内。

树立“人本主义”的发展观、管理观

“以人为本”的发展观、管理观,是个很重要的课题。它不仅涉及到时代特点、人性演化、基本范畴和本质要求,而且关系到产权制度、企业机制以及知识管理、创造性管理、人性化管理等问题。

首先,尊重人的创造性,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,是个从宏观到微观都极为重要的大事情。其重要性已毋庸多说,值得强调的是这同现实中存在的许多传统习气有着根本冲突。比如对人的尊严的漠视,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,以及简单地“命令主义”、“老板”心态等,都是观念领域亟待更新的。所有这些,如果只有认识上的提高肯定不够,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性设计,予以更新、保障,才能形成社会氛围。

其次,要把知识和创新作为各种机构(包括政府机构)特别是企业真正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。虽然我们党一直主张尊重首创,但现实中仍然流行的是因循惯例、机械服从、被动应付,越能干越创新反而招来是非。这种风气将大大窒息创新精神。当然,把创新纳入管理,更需要一系列环节和制度,从创新评价、成效、激励、传播、选拔、社会奖励直到社会支持、道德舆论,各方面、各环节,均应有所行动,才能奏效。

再次,企业、科研机构和整个国家都应重视人才。人尽其才的前提是人各有才。古人云:“良匠无弃材”,即在于因人施教,因材施用。重视人才战略,不仅表现为一时的争取人才、“抢才”,更重要的是建立三种战略型人才观点:一是重视人才结构,包括专长结构、软硬结构和性格结构等;二是建立雄厚有效的人才后备(储备),人才断档、短代,难以为继,谈何战略发展;三是营造好人才成长、人才自我实现的高质量环境。争聘人才不易,留住人才更难,要使人才涌流、英才辈出,则更难也更可贵。因此,只有重视人才战略,改革、创新和科技进步等才能得到大力推进!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